您现在的位置: 首页 > 热点 > > 内容页

焦点速读:光伏行业洗牌已不可避免,但降价潮并非完全是坏事

时间:2023-06-19 19:16:11      来源:钛媒体APP
分享:

图片来源@视觉中国

蔓延光伏全产业链的降价潮,宣告了阶段性产能过剩真的来临,但超大规模的扩产却呈烈火烹油之势。


(相关资料图)

6月14日,华夏能源网(公众号hxny3060)从硅业分会获悉,当周单晶硅致密料成交均价跌破八万元大关,仅7.24万元/吨。相比30万元/吨的最高价,跌幅惊人。

据硅业分会统计,6月硅料产量达到12.5万吨,第三季度还将迎来一波产能集中释放,东立科技、新疆晶诺、宝丰能源(SH:600989)和上机数控(SH:603185)等企业将陆续投产。随着更多产能释放,进入下行通道的硅料价格必将进一步下滑。这意味着,制约光伏行业的硅料短缺问题将彻底翻篇。

与此同时,龙头企业虽然警示“产能过剩、光伏危机即将到来”,但超大规模的扩产却毫不手软:

5月25日,晶科能源宣布将投入560亿元资金,在山西建设N型一体化项目,项目建设内容包括56GW单晶拉棒、56GW硅片、56GW高效电池和56GW组件产能。

6月15日,隆基绿能在西安开工建设年产100GW单晶硅片及50GW单晶电池项目,项目总投资约452亿元,是隆基全球建设规模最大、产能最高、技术最先进的光伏生产基地。

一边是产能过剩、大幅降价,一边是来势汹汹的大扩产,光伏行业的“冰火两重天”势态让人揪心。面对不可避免的大洗牌,行业又将走到有人哭、有人笑的惨烈时刻。

产业链全线降价

近段时间,光伏产业链价格全线下跌。降价幅度从上游向下依次递减:硅料最大,硅片其次,组件最小,而太阳能电池片则几乎未受影响。

根据6月14日硅业分会发布的多晶硅最新价格,当周单晶复投料成交均价7.46万元/吨,周环比降幅23.64%;单晶致密料成交均价为7.24万元/吨,周环比降幅为24.50%。国内N型料成交均价为8.05万元/吨,周环比降幅为22.52%。

今年2月底至今,硅料价格一直呈下滑态势。2月22日,单晶硅复投料均价22.24万元/吨,单晶致密料成交均价为24.01万元/吨,之后一路下滑,到4月14日已分别降至19.78万元/吨和19.53万元/吨。如今价格再降,其幅度之大,堪称“膝斩”。

硅片方面,龙头企业也纷纷下调价格。

其中,隆基5月29日宣布,相比于4月27日的报价,单晶硅片P型M10(150μm厚度)价格由6.3元下调至4.36元,P型M6(150μm厚度)单晶硅片价格由5.44元下调至3.81元,降幅分别达30.79%和29.96%。

3天后,TCL中环紧跟着调价。182尺寸的150μm厚度P型硅片,4月6日价格为6.4元/片,而到6月1日价格已降至3.8元/片,降幅达到40.63%。

组件环节,尽管头部组件企业公开报价仍维持在1.5元/瓦出头,但折合返利实际出厂价,都已经降至1.5元/瓦以下。部分小厂甚至报到了1.3元/瓦的极低价,是自2021年以来的组件最低价记录。

6月1日,华电集团2023年第二批光伏组件集采开标,总规模为4081.36MW,38家企业参与竞争。组件开标价格创下今年新低,其中p型双面的最低报价已经低至1.425元/W,n型双面的最低报价已经低至1.495元/W。

此轮光伏全产业链大规模降价,被认为是由硅料价格大幅下跌引发的连锁反应。硅片与硅料价格高度联动,而组件又受到硅片价格的影响,反倒是下游的电池片价格波动最小,价格有所下降但利润空间却增大了,大尺寸电池片毛利高达30%。

从目前市场反应情况看,还没有到最惨烈的时候,甚至都说不上是价格战,因为很多环节还有不错的利润。随着竞争白热化,你死我活“拼刺刀”的时刻就会来临。

产能过剩惹的祸

综合来看,明确出现过剩信号的是硅料和硅片环节,这是压垮光伏产业链的两块大石头。

根据中信期货数据,预计2023全年,中国硅料产量将超过140万吨,全球产量合计超过155万吨,对应可满足超过600GW组件。而据TrendForce集邦咨询报告预测,2023年全球的新增装机需求为351GW。两相比较,多晶硅的产能已经明显过剩了。

如今的产能过剩,是此前行业狂热结下的苦果。

过去三年,在“双碳”政策红利刺激下,整个光伏行业进入一个史无前例的上行周期。面对需求端的狂热,作为光伏产业链的源头产品,硅料供不应求,价格一路暴涨,硅片、组件等下游产品亦一路跟涨。

华夏能源网(公众号hxny3060)注意到,多晶硅价格在去年7月份,最高时达到30万元/每吨,创下了10年新高。硅片价格也水涨船高,创下过去十年最高。在2022年,硅料成了印钞机,硅料企业赚钱赚得令人眼热。

暴利之下,不仅行业内头部厂商在硅料、硅片等环节纷纷扩产,许多白酒、互联网、房地产等公司也纷纷跨界入局。到了今年二季度,市场供需终于在超预期的扩产产能下变天,硅料、硅片都由紧俏货变成了滞销品。

一组行业公开数据可见硅料过剩的严重程度:截至今年5月底,全行业的硅料库存超过10万吨(折合约38GW硅片);同时,5月份单月产量已超过11万吨,加上进口量超过12万吨(折合约48GW硅片)。而到下半年,国内的硅料单月产量和海外进口量合计将超过13万吨。

硅片环节也同样如此。根据InfoLink统计,到五月中旬,滞销库存已经超过9GW,库存时间超过5天。与此同时,厂商仓库里的货物还在不断堆积。

具体到企业,已有大厂曝出存货余额较2022年出现大幅增长,幅度超过20%。还有公司存货余额高达百亿。

面对如此局面,业内其实心知肚明。为了在越来越卷的行业里争取更多市场份额和维持企业正常经营,企业不得不竞相降价出货,这样的互相“踩踏”,会持续很长时间。

目前硅料、硅片的价格下跌,其实就是光伏企业由卖方市场变成买方市场后的无奈选择。对于很多企业来说,当初扩产有多欢,接下去的日子就有多痛。

降价潮并非是坏事

明知产能已过剩,但光伏企业还在加速扩张,这成了让业外人士直呼看不懂的“怪现象”。

但从行业发展来看,企业有站得住脚的逻辑。在风暴来临之前,体格更加强壮的抗风险能力更强,行业洗牌首先淘汰的是那些浮躁却又实力不济的中小企业,而不会使龙头企业伤筋动骨。

面对光伏降价潮,企业拼的是成本控制和技术创新能力。那些中小型企业由于自身技术条件、资金实力、市场基础等限制,无法承受价格战的压力将被迫淘汰。而那些龙头企业则会凭规模效应、技术优势、成本优势以及资金实力,在危机面前反而能获取更多市场份额。

比如李振国就对媒体表示,隆基已储备了约500亿元的现金,提早做好了抗冲击的准备。这样一笔巨款,可不是那些中小企业和后入局者随便能拿得出来的。这是龙头企业直面危机、穿越周期最大的底气。

因此,产业链大降价会劝退那些刚刚起步、没有积累的企业,会击垮那些根基不稳的中小企业,对于行业进一步走向集中化、走向更高效率,是必不可少的一步,也是行业走向成熟的必然。

另外,疯狂的价格回归理性,也有利于行业的健康发展。

协鑫科技(HK:03800)助理副总裁宋昊就表示,“硅料价格下降,降到11-12万元/吨,或者10万元/吨之上,可以看作是正常价格的回归。”至于硅料价格降到10万元/吨以内,宋昊则认为,这会促使一些更有竞争力的企业脱颖而出。

业内另外一些人士也认为,产业链降价虽然导致光伏组件企业的利润空间受到一定挤压,但也降低了光伏电站的投资成本,有利于刺激光伏装机需求进一步释放。预计2023年,中国光伏装机将再创记录。

小米创始人雷军说,“站在风口上,猪也能飞起来”。可是,风总有停下来的那天。如今的光伏行业,停下狂风正好,大降价也并不可怕,可怕的是,整个行业被浮躁和喧嚣所笼罩而迷失方向。

狂飙的价格逐渐回归理性,会让大家把更多精力放在专心提高光伏技术和光电转换效率上。从这一点来看,行业大降价并非是坏事。

关键词:
x 广告
x 广告

Copyright @  2015-2022 IT时代网版权所有 关于我们 备案号: 沪ICP备2022005074号-4   联系邮箱:58 55 97 3@qq.com